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中国 正文

九成受访者称临时工概念被异化 常被当挡箭牌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3-06-08 7:57 来源: 新京报

  -第一发布

  近日,延安城管队员执法时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被曝光后引发舆论哗然,当地城管局回应,脚踩商户者属临时聘用人员。一时之间,“临时工”又成热门词汇。“临时工”何罪之有?为何这个原本只是计划经济市场中的普通名词如今却被包涵了诸多不同的意义?

  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正式工之区分,但在实际生活中,临时工仍然大量存在,7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单位有临时工。

  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临时工?78.3%的受访者认为“用人单位为逃避用工成本、减少麻烦,使一些人成为临时工”,也有73.0%的人认为原因是“一些单位的确需要短期、临时的劳动力,但编制有限”。

  临时工尽管大多集中在一些底层行业,但很多政府机关部门也有不少临时工。47.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关部门没必要招聘临时工,31.6%的人认为“有必要”,还有21.2%的人认为“不好说”。

  那么,现在“临时工”这个概念是否被异化?90.2%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回答,只有9.8%的人认为没有。而是什么导致“临时工”概念被异化呢?76.8%的受访者认为“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出了问题就拿“临时工”当挡箭牌”是主要因素。

  那么,如何解决当下的“临时工”现象?77.9%的人建议“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此外要增加用人单位的违约成本,加大惩罚力度”,71.7%的人则表示“法律应该保证“临时工”们的权益,同时应明确哪类岗位可以使用临时性劳动力,临时的期限应在多长时间内”,还有63.0%的人认为“当下的用人制度需要完善”。

  尽管“临时工”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但“临时工”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人们并非是对“临时工”有意见,大家有意见的是,那些躲在“临时工”背后的人。

  □新京报记者兰燕飞

编辑 黄志山
.
相关新闻:
.
 
.
 
热点新闻
·涉正大食品!唐山三地发通告急寻相关人员
·张古江:以铁的决心 坚决打赢“退后十”攻坚战和国土绿化大会战
·张古江:全面系统 准确及时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
·高建民: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下周,唐山这个区单双号限行!
·张古江:奋力开创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局面
·张古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唐山三地发布单双号限行通告!
·唐山4地发布紧急通知!
·张古江在迁安市调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