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中国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 亟待全方位推进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3-07-22 11:22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贵阳举办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企业界人士,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建设生态文明,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什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认为,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比如,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领域存在重复投入问题,将来很有可能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是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表面上打着生态文明建设旗号,实际上还在片面追求GDP;另一种是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

王毅表示,在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融合方面,目前也缺少具体举措。比如,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等,怎么去做?能否做到?代价有多大?成本由谁负担?……上述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论证、评估。

“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关键在于唤起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目前尚需在全社会形成这一强大推动力。”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贾治邦表示,只有每个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了,才能在他们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国外专家学者如何看待一些市场经济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杰弗瑞·萨克斯表示,“我们在环境破坏方面已经走得太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错失了很多修复环境的机会。这是一个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应将更多资金投入清洁能源领域,而不是像美国一样更多地投资于消费。不能等到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想到去改变现状。”

如何发挥法律、法规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需要有两个条件:首先是建立健全法律;其次是严格执法。”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奥·本杰明表示,如果执法不严,就会发出错误信号,从而破坏整个法律体系。“在我们国家,因为执法问题,一些人开始向热带雨林下手,去追寻短期利益。这个问题并非从天而降,没有任何征兆。因此,必须有效发挥司法体系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王毅表示,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生态文明规划、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试点、进行国家层面的具体制度、体制安排。

具体而言,环境污染如何治理?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后要做好三件事:以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以清洁水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问题、以农村环保和土壤污染为主的专项行动等。

以空气污染为例,党中央、国务院以PM2.5为主制定了《大气污染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一共有十条35块,将在7月底8月初公布,其重点是:控制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等“两高一资”行业、企业;实行能源结构的调整,限煤增气多用电;增加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比例;提高机动车用油的油品质量;实行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等等。

生态建设如何推进?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表示,为将我国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0.36%提高到今后的23%左右,将按“四条线”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第一,划定红线。确保森林、湿地等基本的自然生态基础;第二,守住底线。把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态需求作为生态保护底线;第三,布局短线。让西部地区尽快绿起来,让东部地区的生态尽快好起来;第四,建设长线。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四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等四大生态安全屏障。

国土空间格局如何优化?“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构成要素、能源来源和空间载体,在开发过程中,要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注重海陆统筹,引导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升级,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强调,要突出分类分级保护和全面保护。比如对东部,就要运用各种经济通道,向中部进行发展,延伸沿海的经济带,使得中东部能均衡起来。对于中西部及贫困地区,就要突出重点地开发、扶持,缩小区域间差距;要突出运用综合整治来修复国土空间,以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

编辑 冯叶
.
相关新闻:
.
 
.
 
热点新闻
·涉正大食品!唐山三地发通告急寻相关人员
·张古江:以铁的决心 坚决打赢“退后十”攻坚战和国土绿化大会战
·张古江:全面系统 准确及时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
·高建民: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下周,唐山这个区单双号限行!
·张古江:奋力开创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局面
·张古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唐山三地发布单双号限行通告!
·唐山4地发布紧急通知!
·张古江在迁安市调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