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国内 正文
  李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意义重大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6-05-20 19:01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 5月1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召开,分别研究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中国青年网【学习者】栏目今日推出独家专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家李强解读中国社会结构,分析如何推进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建设。

  【学习者】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意义重大推进建设橄榄型社会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家李强教授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拓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卢冠琼)“在过去的中央文件里,使用的概念是‘中等收入者’。”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指出:“这是在党中央的表述中第一次使用‘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我国社会结构理论认识的深化。”

  李强表示,当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橄榄型社会因其更为稳定的优点,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考虑。“何谓橄榄型社会?”他介绍,橄榄型社会又叫纺锤型社会, “两头小中间大”,是指社会分层结构中极高收入和极低收入群体的比例都很小,是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做客央视解读浙江经济时便曾指出,橄榄型社会是最为合理的社会结构,以中等收入群为主体,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结构。

  “中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很多文件中强调,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李强表示,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专门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那么,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怎样推进建设橄榄型社会呢?

  断定一个社会属于何种社会结构,需要从社会学上对其加以测量。李强介绍,“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指数)”测量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人口普查数据的测量,李强得出2000年中国属于“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结论。“下面是一条比较长的‘横杠’,占了全部就业者的63.2%,而组成的职业群体基本上都是农民。其他各阶层形成一个大体上是‘立柱’的形状,竖在‘横杠’上面。”他认为,“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是造成社会不和谐问题的根源。下层群体过大,且社会群体之间需求差异太大,社会交换难以进行,造成了不少社会问题。

  而到了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李强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土字型”社会。农民流到社会其他阶层中去,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下层部分依然比较大”,“要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建设。”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需要多种前提条件。李强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管理阶层、科学技术队伍、蓝领阶层白领阶层、收入分配、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他举例,社会保障制度是使得一个社会结构完善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至少它使得人们不至于碰到一些风险,就一下子落入到社会的底层,或落入到社会的下层。所以我们常常强调,像养老体制的建设,医疗保障体制的监视,福利制度的建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都是在整个制度建设中不可缺少的。

  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提出了6个“必须”: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社会结构的演变,是在很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且需要一个过程。这6条‘必须’讲得很到位,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指明了方向。”李强还指出,目前中国有2.7亿农民工,而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通过尊重技术、完善制度以及弘扬工匠精神等方式提升技术工人的地位,可进而推动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教育的进步也可推动社会结构的演进。他认为,当前中国的高校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比例)由2014年的37.5%到2015年的40%,就是明显进步。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提升一般民众的社会地位,进而促进橄榄型社会的形成。

  中国何时才能建成橄榄型社会?李强谈到,社会结构的两大核心,分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中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关于职业结构的国际比较,“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完成现代产业转型的发达国家,其白领阶层(管理层、专业技术层、商业营销层、普通办公室人员阶层)的比例都很高。美国高达77.57%,英国高达69.24%……”研究中国职业变迁,并与国际进行比较,李强教授预测,到2040年,我国白领劳动者将超过蓝领劳动者;2050年,白领劳动者比重将占到全体从业者的大约60%。届时,中国将完成橄榄型社会的建设。这个时间点,也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

 
  编辑: 吕泽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