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国内 正文

促雪域发展 架沟通之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之际回看对口援藏工作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9-03-29 18: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3月29日电 题:促雪域发展架沟通之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之际回看对口援藏工作

  新华社记者 王沁鸥、吕诺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式,自此开启了中央与全国各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帮助西藏发展的历程。2015年和2016年,医疗人才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也先后开展,援藏机制不断完善。

  20多年间,对口援藏工作在内地与雪域高原间架起了一道无形的桥梁,促进了西藏的发展,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生命禁区”里的精神丰碑

  西藏阿里风光资料图。新华网特约摄影师 阿旺次仁 摄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让这里许多地方被称作“生命禁区”。

  自1995年第一批援藏干部入藏至今,已先后有8批次约8000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在生命的禁区中,他们用对高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赤诚,树立了一座座高原精神的丰碑。

  初春的阿里地区噶尔县还是一片白雪皑皑,有一个名字未曾被当地群众忘记——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时任噶尔县委书记张宇。

  8年前,也是在同样的时节,噶尔县遭遇了一场雪灾,当时正在内地休假的张宇得知消息后,一刻不停赶回了高原。4300多米的海拔,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张宇挨家挨户排查,脸冻得煞白,排查过后输了3天液才缓过来。

  就是这样一位为了群众而忘我工作的援藏干部,2012年8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去世当天,他本来要去参加县生态产业园区规划评审会,为戈壁荒滩里找到一条增收之路……

  “宁叫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张宇并非援藏干部中的个例。以第七批援藏干部为例,1513人(含中途轮换人员)中曾有421人(次)患过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性疾病,63人因公受伤。

  如此代价,是否值得?许多援藏干部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原第六批援藏干部、植物学家钟扬,首次援藏期满后主动转为第七批援藏干部。2015年,他突发脑溢血后,身边的许多人认为他会离开高原,但综合考虑了西藏的教育和科研事业需要后,钟扬在2016年再次延期援藏,直至2018年牺牲在了出差途中。

  “西藏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我希望奉献自己的青春给西藏,为建设祖国边疆贡献更多力量。”这是许多援藏干部的心声。

  真抓实干中的实在成效

  林芝市墨脱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2013年县城通公路后,一部分乡镇的道路还是时通时断。

  2018年10月22日,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李振宇(左)在墨脱县墨脱镇玛迪村临时救灾安置点为群众进行健康巡诊。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即便如此,广东省援藏工作组从2016年7月到达墨脱县后的第二天,便踏上了进村入户的路。全县8个乡(镇)46个行政村,他们计划三年走遍三次,在每个村至少住上一天,其中还包括17个不通公路的村。

  “工作组实施每一个项目,都要反复调研、论证,注重科学规划和长远效益。”县政协副主席扎西措姆说。目前,援藏工作组已打造了28个“造血型”产业项目,茶、旅、果、菜、药等产业落地开花。

  墨脱的“莲花绽放”,是多年来援藏工作成效落在实处的缩影。除了因地制宜发展各地产业,援藏干部还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了一批供暖、饮水、出行等制约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

  宝钢第七批援藏干部杨千威工作在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日喀则市仲巴县,发现牧区群众羊群转场过河存在困难后,他克服高原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在主要转场线路上修起了13座桥,也是13座牧民心中的“生命线”。

  “我家有400头羊,过去一次蹚河转场最多时死了100多只,杨千威是我们大家伙儿的恩人。”当地村民次仁顿珠说。

  据统计,1995年至今,对口援藏工作累计已投入460多亿元建成1万余个重点援藏工程,并确保项目、资金向基层和向民生领域倾斜,约80%的资金用于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民族交流中的动人真情

  在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北京援藏教师熊爱国被他的学生们亲切地唤作“熊爸爸”。

  自2015年主动援藏后,熊爱国几乎每周末都自行前往学生家中家访。有的学生住在偏远农牧区,路上就要花半天时间。遇到贫困家庭的学生,熊爱国还会自费为学生家中买些慰问品。

  “老师待我的孩子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老师手中,我放心!”拉萨市朗县的学生家长尼玛说。

  20多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在西藏付出真心,也换回了西藏群众的真心认可。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开展三年来,“汉族大夫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的名声已在藏族患者群众间口口相传。手术室外迎候的哈达、锦旗,以及藏族患者声声恳切的“托其切(藏语意为谢谢)”,成了援藏医生们奉献高原医疗事业的动力。

  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白求恩大讲堂,林芝市人民医院院长、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援藏专家李欣(左一)为年轻医生示范气管插管技术(2018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不能辜负藏族同胞的信任。”辽宁省组团式援藏医生班允超说。

  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医院——那曲市人民医院工作时,班允超曾在16天内熬过6个通宵,做了10台手术。手术台上,患者吸着氧,班允超自己也必须吸氧才能完成工作。

  “跟着班老师,我学到了医术,更学到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对生命的尊重。”那曲市人民医院医生朗觉说。

  广东省援藏干部喻晓坤则忘不了山路上藏族群众的身影。在走访墨脱县加热萨乡一个偏远村时,村民赶了一个小时的路来迎接他们,临别时送了一程又一程。

  “群众把我们当自己人,我们也把西藏当成了自己的家。”喻晓坤说。

  西藏日喀则白朗县科技特派员张际明在辅导当地农民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2016年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19年夏,第八批援藏干部即将到期离任,建设高原的队伍中又将迎来新鲜血液。人员在变,但以实际行动建功高原、建设西藏的精神,却在一代又一代援藏干部的传承中未曾改变。

  “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架起了与内地沟通的桥梁,与西藏干部群众一起共同建起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住建部第七、第八批援藏干部刘新锋说。(完)

编辑 张惠琪
.
相关新闻:
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   19-03-29
西藏各族群众庆祝民主改革六十周年   19-03-28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开馆   19-03-28
民主改革60年 高原一片阳春景   19-03-28
命运,在历史的今天改变!——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侧记   19-03-28
图片
 
综合新闻>>
·县(市)区领导(主管领导)谈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
·唐山:荷花坑市场价格(2019年3月28日)
·唐山供电公司2019年4月停电检修计划
·唐山市行政审批局:“打包”让审批再提速
·唐山:消防部门开展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唐山门户”正在徐徐打开 站西片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唐山交警部门在学院路与国安街交叉口启用交通信号灯
·清明祭扫勿忘消防安全
·唐山发布2019年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涉及全市296家单位
·唐山消防部门开展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社会>>
·货流更快、成本更低、优势更大——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物流大提速
·旅游演艺 发展正当时
·两险合并旨在更好保护职工权益
·交通运输部打出提效率降成本“组合拳” 今年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209亿元
·商务部回应当前经贸热点:城乡融合的物流配送体系初步建立
·六老汉治沙 三代人接力
·感天动地!三代人,一辈子,只为干这一件事
·长江危废倾倒·废铅蓄电池污染·医疗废物处理——生态环境部回应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热点问题
·漫步林荫道 扑面花草香(城市绿道春意浓)
·和衷共济 共赢发展——聚焦博鳌亚洲论坛
 
热点新闻
·唐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召开
·唐山召开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第三届京津冀相亲大会将于3月31日举办 报名开始
·唐山:迁安九旬离休干部交50万元特殊党费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登陆唐山
·丁绣峰与唐山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
·丁绣峰会见苏宁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一行
·打造“城市后花园”(图)
·民警雨夜救助受伤男子 为伤者遮风挡雨半小时
·春满凤凰城(图)
 
 
唐山通:唐山生活资讯门户

饭店 酒家 | 休闲 娱乐

图书 音像 | 美容 健身

烟酒 花店 | 婚庆 礼仪 汽车 养护 |装饰 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