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20:5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河北新政!关于35岁以上人群......

  河北日报消息 (记者 张淑会) 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所有市、县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胸痛中心……健康河北领导小组日前制定印发的《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明确提出,将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mmHg/80—89mmHg)要及早注意控制以上危险因素。据介绍,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

  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对此,该行动明确,18岁及以上成人要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要注意膳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并戒酒。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运动形式,要根据个人健康和体质确定,考虑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全方位考虑运动限度,以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为使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该行动明确提出,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到2022年和2030年,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每5万人配置1辆救护车,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电话10秒接听率100%,提高救护车接报后5分钟内的发车率。

  根据该行动,我省将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血脂检测仪器,扩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覆盖面,在医院就诊人群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开展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增高、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

  该行动还提出,所有市、县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胸痛中心,形成急性胸痛协同救治网络。继续推进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推广普及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等适宜技术。强化脑卒中、胸痛诊疗相关院前急救设备设施配备,推进完善并发布脑卒中、胸痛“急救地图”。建设医院急诊脑卒中、胸痛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提高救治效率。二级及以上医院卒中中心要具备开展静脉溶栓能力,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具备开展动脉取栓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病防控能力建设,在区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示范引领、培训和指导下,不断增强基层医生心脑血管病早期识别诊断、应急处置、及时转诊及个体化指导心脑血管病患者控制危险因素的能力。同时,将按规定把心脑血管病检查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同时,我省还将加强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心脑血管病诊疗及健康管理手段,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动态掌握辖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相关数据,开展疾病防控质量与效果评估,为进一步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 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