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1:52:4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教育发布

注意!河北省教育厅、省公安厅最新通知→

近年来,涉及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利用互联网、手机实施的套路贷、网络传销、网络赌博、裸聊敲诈等案件不断增加,造成部分学生财产重大损失,甚至威胁人身安全,个别学生受利益驱动,法治观念涣散,防范能力薄弱,被不良信息诱惑,直接或间接参与违法犯罪,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甚至受到司法机关处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防诈识骗安全教育,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发生,维护人身财产安全,4月8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安排部署学生防诈识骗安全教育工作。

切实做到“六不”

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采取讲座、班会、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网络答题、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及网络违法犯罪等相关知识。

各地公安机关社区民警及法制副校长,要加强法制入校园活动,每学期要举办一次预防网络违法犯罪知识专题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文明交友、健康上网的心态,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切实做到“六不”:

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不随意接受陌生网友的邀请和搭讪;

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家庭等敏感信息;

不随意转账汇款;

不出租出借出卖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收付款二维码等;

不进行“裸聊”等违法活动。

遭受到电信诈骗、敲诈等不法侵害时,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材料,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建立信息通报和联合预警工作机制

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信息通报和联合预警工作机制,要密切配合,定期分析研判,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安机关要及时将涉及学生的案、事件通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定期将案件形势变化及防范建议、典型案件通报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现侵害学生权益事件,要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微信群等平台向学生和家长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早发现、早提醒、早避免

各地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重点关注涉校涉生电信诈骗案件,驻地公安机关和管片民警要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侵害学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处置涉及学生的案(事)件。对于已发案件,要及时开展侦查调查,依法处置。要把握政策,宽严相济,对误入参与涉案的在校学生要以教育挽救为主,打击惩戒为辅。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异常状况,发现学生参与网络违法犯罪的要及时规劝,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避免。要保护当事人个人信息,对学生的涉案(事)件信息要严格控制知晓范围,避免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

广泛组织各类教育活动

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反诈宣传防范APP下载、注册推广工作,联合开展防范网络犯罪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大、中专院校要积极倡导广大教职工、学生使用手机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相关知识,观看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中小学校要组织负责安全教育的任课老师使用手机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选择适合小学年龄段的文章和视频等,作为安全教育内容,以案说法,重点剖析,强化学生对网络犯罪违法案件作案手法的认识和了解,避免上当受骗,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倡导学生家长下载使用上述APP,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抵制、联防联控的浓厚氛围。

编辑: 罗旭辉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