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22:2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如何看待“三连降”?能否预判疫情走向?听张文宏等专家怎么说

  1月18日,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35例,这是继1月16日新增72例、17日新增54例之后的第三次下降。

  三连降是否说明疫情已出现拐点,河北疫情走向如何?

  图为1月19日河北省第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赵建摄

  1月19日下午,河北省第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流行病学专家师鉴表示,“当前仍处于严防死守关键时期,期待拐点早点出现。”

  就此问题,1月19日,河北日报记者还连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他表示,河北疫情一定是可控的,民众可以放心。

  河北疫情发展符合专家预判

  梳理此前多位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河北疫情走向,始终在专家预测中。

  1月13日,石家庄公布的12日确诊病例出现第一次峰值,达到90人。

  这一天,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小果庄村、刘家佐村及周边地区反复核酸检测后,被检出的感染者基数较大。他说,“1月2日,河北发现了本轮疫情的第一例确诊患者,一般感染者会在一周左右发病,也有人会在感染14日后才开始发病,眼下10天已过,最近几天正是这些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陆续发病的高峰期。河北确诊病例未来几天还有可能维持在高位,预计再过一周左右时间新增病例才会逐渐下降。

  1月12日上午,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核酸采集队队员在为隆景华庭小区居民进行第二轮核酸咽拭子采集。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事实上,在1月13至14日,石家庄的确诊病例分别维持在81、90、90的高点位,这正符合专家预测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陆续发病的高峰期。

  而恰恰是在1月15日开始,石家庄的确诊病例从72人,逐日下降到54、35人。这与专家的预判相吻合。

  杨占秋认为,这一预判源自石家庄从1月初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密集的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确诊病例不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三连降”之下,“曙光”何时出现?

  从1月20日起,石家庄组织对全市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3天内完成,检测期间继续居家防疫。

  封闭在家中的市民,都对疫情拐点格外关心,这关系到全市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

  “三连降”之下,许多市民满怀期待: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1月15日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童朝晖曾表示,“拐点”出现要看两方面:第二次核酸检测的结果,通过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检测结果来初步判断;潜伏期,两周之后隔离人群以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中没有新发病例时拐点将出现。

  就在1月16日下午,河北省召开第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石家庄第二轮核酸检测检出阳性病例247例。

  1月12日,石家庄市裕华路街道青一社区一小区内,工作人员正在采集居民信息。当日,石家庄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展开。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上还发布了第二轮核酸检测结果的两个特点:

  一是仍然呈现一个高度的聚集性,石家庄市检测出的阳性感染者集中在藁城区的增村镇,其次是与之相连的西关镇,两者占藁城区病例总数的91%,占石家庄总病例数的81%。

  这与张文宏的预判又非常接近。早在1月10日,张文宏就表示,相比于去年,我国已经形成了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检测手段、隔离能力得到加强,加之抗疫经验的积累,河北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新冠疫情传播遵循“点状-聚集-弥散”规律,近期石家庄疫情有明显聚集特征,未到弥散阶段,可在几个星期或一个月内得到控制。

  1月12日,张文宏又表示:河北疫情的控制将是毫无疑问地在1个月左右获得胜利。

  1月1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文宏再次确认了以上观点,并明确表示,河北的疫情一定可以得到控制。

  1月19日发布会上,河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流行病学专家师鉴表示,尽管目前新增确诊明显下降趋势,但是,鉴于传染病发展规律和新冠肺炎潜伏期长的特点,未来几天仍有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

  这场发布会中,河北省公布了今后几天的防控举措,对低中高风险地区做出了具体安排。相关区域内的市民们依然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新一轮核酸检测,并做好其他防控措施。

  虽然尚不能断定“拐点”何时出现,但通过专家的分析,我们已然可以确定,“曙光”在前。

  (河北日报记者白云)

编辑: 刘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