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12:51:1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中国甘肃网

【新春走基层】三十二载韶华铺坦途 “铁大夫”李宏仁平凡岗位保平安

  清晨的镜铁山深处,冉冉升起的朝霞映红了蜿蜒向前的嘉镜(嘉峪关至镜铁山)铁路线,在这条7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趟趟列车穿过荒芜的戈壁滩驶向山中,一路铿锵。

  嘉镜铁路1965年建成通车,是甘肃酒钢集团运送矿石的专用铁路,每年拉运矿石近400万吨,是支撑甘肃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54岁的李宏仁,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工务段绿化线路车间的工长。1988年,他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嘉镜线,一干就是32年。他所在班组的任务就是为这条铁路做“体检”、整病害。

  1月16日凌晨6时,镜铁山脚下的气温已达-25℃。凛冽的寒风吹着“哨子”,刮到脸上如刀割。

  工区宿舍内,疲惫的工友们还在沉睡。工具房里,李宏仁已开始为当天的作业做准备。轨检仪、安全帽、检查小锤、对讲机......每天都要和这些工具“打交道”,李宏仁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每天把它们擦得锃亮。

  嘉镜线九跨北大河,穿越近30公里的戈壁滩,11座隧道总长8580米,可谓是“穿山跨河走戈壁的钢铁大道”。由于铁路设备条件非常复杂,小半径曲线在250米的就有9条,钢轨磨耗特别大,设备状态极不稳定,这些都给李宏仁班组的日常检查带来了很多困难。

  又是一年春运时,李宏仁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1时50分,作业开始,李宏仁叮嘱大家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扛着笨重的工具,迎着刺骨的寒风,行走在荒凉的山谷间,徒步检查线路超限处所。

  “我们每天必须要检查六公里的线路设备,这样不到一月就能为把这条铁路全部查一遍,确保线路绝对安全。”李宏仁说。

  短短六公里,对李宏仁来说,如同“朝拜之路”。每走1公里线路,他都要跪趴在钢轨上40多次检查线路高低,一天下来240多次。长年累月的跪趴,把他的膝盖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工友们经常喊李宏仁为“李大夫”,因为有他在,线路有啥问题,他都能找出“病灶”和“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下午13时,李宏仁在嘉镜线K48+400公里处,突然发现前方涵洞处线路出现下沉,他立即趴在钢轨上观察线路高低状态,确认是线路下沉后,李宏仁快步上前,利用手中的专业测量工具测出了病害精准数据。

  线路下沉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他第一时间将检查信息反馈到了段调度指挥中心,并快速申请作业“天窗”,协调捣固车对下沉路段进行捣固作业,及时消灭了线路病害。

  像这样的突发情况,李宏仁一个月要处理好几次。

  连续三个小时的不间断检查,李宏仁有些疲惫。他领着工友们走下线路,找了个避风的犄角旮旯席地而坐,开始补充能量。

  由于每天要徒步检查线路,带的东西多了、沉了不方便。所以他每天基本就带一些大饼、榨菜、油果子用来充饥。饿了,吃口饼;渴了,喝口水。

  16时,完成了一天作业的李宏仁和工友们,回到了工区。已经很累的工友们回到宿舍倒头便睡。而身为工长的李宏仁,还要在办公室内复核一天的检查数据。

  坚守嘉镜线32年来,李宏仁累计检查设备6800余次,检查线路80000多公里,发现各类设备问题30000余件。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嘉镜铁路没有发生任何一次安全事故。

  “经历了32个春运,我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一列列疾驰的火车安全地从我眼前通过”,李宏仁说。

  明年,李宏仁就要退休了,32载时光,他把自己的青春和韶华全部献给了这条铁路。

  记者 沈文刚 通讯员 贾国庆 黄贵彬 刘勃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