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当前有哪些硬核数字科技力量正在战“疫”一线充当尖兵?它们发展前景如何?有何提升空间?其中哪些未来可能活跃在产业前沿?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多类数字高科技产品成战“疫”尖兵
记者在各地战“疫”一线见到,一批数字科技“尖兵”正投入到诊疗、防控、复工复产等领域,激斗疫魔。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无人系统团队研发的“小护士”智能机器人将用于武汉汉阳方舱医院。这款机器人可根据程序,自主导航,进行喷洒消毒,派发药品,还可以对病人进行体温、血压、心率、血氧检测分析。它还能通过人脸或指纹信息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并搭配热成像人体高精度测温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可以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院感风险。武汉武昌方舱医院也将于5日开启云端AI方舱指挥系统,并在远程医护、安保送货领域使用智能机器人。
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该院信息中心主任徐兵告诉记者,“无接触式多功能自助终端设备”能利用云技术为使用者提供无接触服务,只要点击“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多项服务。
记者从科大讯飞研究院医学影像方向研究主管殷保才处了解到,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已投入使用。该系统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将患者肺部病情以更易观察、更加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相较于传统阅片工具,目前该系统可在3秒内完成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辅助诊断,不仅为医生提供更准确、高效的辅助诊断参考,还大大缩减了相关病例诊断时间。
为保证复产复工防疫安全,多地使用高科技智能测温技术。在四川德阳火车站,智能测温系统能以非接触式体温测量方式,对大规模移动人群进行快速测温。“如发现有人体温异常,系统会自动拍照并马上触发声光报警,提醒现场工作人员。”该系统研发企业负责人苟华超说。
在合肥,多套“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已用于地铁重点站口。
高科技产品应用研发仍有提升空间
“疫情突发,但短时间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高科技产品,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送物资、量体温,生物医药企业的测试技术等,各方面很好地实现技术跨界融合、优化应用,在抗疫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长沙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赖守红说。
多名专家认为,此次高科技“尖兵”成战“疫”重要力量得益于我国科技力量的积累,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有待优化的方面。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高科技产品研发仍受原材料紧张、相关资源调配不足、配套机制不顺等难点堵点制约。苟华超告诉记者,研发智能测温系统需要“黑体标定仪芯片”作为温度参照,此类芯片的国产厂家和库存有限,疫情期间更是“一片难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表示,在研发复产复工辅助产品时遭遇数据共享交换难问题。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加快推动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的认证工作。目前这一认证周期长、门槛高,影响了此类产品实际落地推广效果。
“不可否认,由于时间仓促,部分抗疫高科技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仍有局限性,应用场景方面也有不足。这给相关企业和产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检测机会’,为继续研发改进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方向。”四川成都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说。
赖守红表示,有关部门、企业应重视此次疫情中暴露的技术“空白”“盲点”,梳理研判当前应对疫情过程中高科技产品发展走向。有关部门应考虑在此次疫情过后有计划地培养、扶持一系列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团队,做好科技战略储备、应急方案。
今日“尖兵”技术或成明日产业尖端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等多名专家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生产生活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加速普及,这不但将推动我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其中一些技术与产品还可能成为未来发展尖端。
殷保才告诉记者,疫情期间,AI技术将影像医生从海量阅片的疲劳中“救”出来,并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参考,得到行业认可与重视。此后AI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场景必会越来越丰富。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芯片产业为疫情监测防护、检测检验和医疗救治等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例如,提供应用于红外体温检测仪、红外成像监控和测温仪等设备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缩短病毒样本检测时间的生物芯片、智慧医疗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都离不开的通讯芯片。此次战“疫”展现了此类高新技术应用的广泛前景,为芯片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战“疫”中涌现出的高科技产品还可能在未来成为智慧城市日常管理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对于大规模人群智慧测温系统,疫情结束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5G网络,也可以常态化运用于火车站、商场等地方,通过搭载人像识别等模块,进而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的一部分。”苟华超说。
(记者 董小红、汪奥娜、帅才、董瑞丰、谢樱)
(新华社成都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