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10:20:4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700辆负压救护车保供湖北

  与口罩、防护服等“软”装备相比,被称为“特大号N95”的负压救护车是率先实现保供的“硬”装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全国各地已累计交付湖北近700辆负压救护车,基本满足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各个时间节点的需求。

  按需保供的实现得益于生产企业夜以继日地“赶考”、全产业链无缝对接忙“应考”、各地各部门全程无懈怠地合力“监考”。

  抗“疫”之初,面对负压救护车产业链长、短期组织难度大的“大考”,工信部第一时间下达生产任务函,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安排专人“一对一”为企业服务,打通产业链各环节阻滞,确保迅速响应和稳妥应对。

  1月25日,上海、安徽、河南等地多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同时接到了来自工信部的“考卷”——首批200辆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函。2月6日,第二批345辆生产任务又来了。可是,国内每年负压救护车的产销量仅为50辆,此时又恰逢春节假期员工返乡,相关部件储备不足,主要生产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任务能完成吗?

  某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这张超高难度的“考卷”,兜底采购解决方案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车企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竞相签下保质保量保供应的“军令状”。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改装分公司技术骨干于农历大年初一当天就返厂开工了,次日返工人员超过95%;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工人冒着零下15摄氏度的严寒调车、运车,以最快速度将底盘运回车间……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信部针对重点企业建立了“一对一”专人联系机制,明确具体分工和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恢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作为汽车大省,江苏承担了此次30%的保供任务。江苏工信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无锡,帮助上汽大通协调解决用电、用气、用工等问题,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与普通救护车相比,负压救护车最大的特点是加装了负压装备,通过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实现“负压隔离”。同时,在保证新鲜空气输入的基础上,将车内医疗舱的空气过滤消毒后排出车外,最大限度减少舱内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作为疫情防控的“利器”,负压救护车的“标配”是负压系统和负压隔离舱,这也是负压救护车的必要关键装备。

  由于该行业比较小众,国内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供应能力有限成为负压救护车产能提升的瓶颈。为此,工信部积极协调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负压系统生产企业与主机厂密切协同,仅用1个月时间,就将负压系统日产能从不足20套提升到120套以上。天津市海正泰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负压隔离舱生产企业克服人员紧缺、部件不足等多重困难,加班加点保证供应。截至目前,负压系统和负压隔离舱已累计分别供应超过1000套。

  攻破关键瓶颈后,工信部又将10家重点整车生产企业和2家负压设备生产企业列入国务院督办保供的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并协调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主要负压救护车生产企业已经成功将生产周期由30天压缩至15天,产能迅速扩大,交车速度不断加快。2月5日,全国企业累计生产负压救护车244辆;2月10日,累计生产719辆。如今,国内负压救护车日均产能已超过100辆,主要生产企业已向全国交付负压救护车近2000辆。(经济日报记者黄 鑫)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