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02:39:0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视频|丝路回响中国风!亚洲古代文明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开神秘面纱

  月形门庭、镂空隔断、幽蓝之光......12月4日,河北博物院13号、14号展厅,以悠远深邃的艺术陈设,带来午夜幽兰般的神秘。“似曾相识,无比怀念。”展厅内,经常出国工作的石家庄市民裴爱红心潮澎湃,不禁回想起多年前的中亚之旅。

  一个好的展览,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海棠花式玛瑙碗、绿彩白底文字纹钵、千花玻璃碗、牛纹长嘴形注口壶......展览中,这些来自亚洲七国的珍贵馆藏,在灯光照射下,散发着别样光彩,即便伤痕累累,也诉说着亚洲文明的交融互惠。

  “丝绸是咱们中国的,为什么这些文物会取名‘波斯锦’呢?是古代中国人专门给外国生产的吗?”展柜前,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望着一块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馆藏的“波斯锦”,啧啧称奇之余不禁发出疑问。众所周知,丝绸从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而在这贡献的背后,中国也通过丝绸之路,受到来自世界文化及技术的冲击和启发,也影响了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

  文明的交融互促从来不是单向的。自丝绸之路肇始至汉代,中亚地区丝绸技艺开始发展,逐渐形成独有风格。隋唐之际,中亚丝绸技术发展迅速,对中原技术带来冲击。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锦”,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特别是以波斯锦为代表的“纬线起花”技术,对整个唐代织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陆上丝绸之路,驼铃声回荡悠长。海上丝绸之路,则出没风波里、穿越惊涛骇浪,带来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流、碰撞和互惠。“作为古代世界重要的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渠道,海上丝绸之路途经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抵达非洲东部、北部、红海沿岸以及欧洲......”文博爱好者王哲是最早来到展厅的游客,多年来一直研究古代海上贸易。他告诉记者,古代从中国输送出去的物品多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而从海外运回中国的多以香料和珠宝为主,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或“茶叶之路”。

  比如那件莹润的青玉花形杯,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玉器风格。痕都斯坦是指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一代的莫卧儿王朝。其玉器胎体轻薄、纹饰以植物纹为主,器柄多圆雕成花苞或缠枝茎叶,体现出典型的伊斯兰风情。比如那件造型精美的青花盘,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考古总机构的藏品,系16世纪从中国景德镇进口,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热销商品......

  “亚洲文明绚丽多彩,这些藏品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器物上不同文明元素的融合,对我们做文创开发非常有启发。”展览现场,河北博物院艺术设计文创经营部的宋晨告诉记者,她对那件多彩釉刻线纹器皿非常感兴趣。这件器物用刻线巧妙绘制图案,与流行于中国唐代的图案十分相似。此类器皿的图案和釉面配色深受隋唐艺术的影响,因近似于唐三彩而被称为“波斯三彩”,“构图、着色、形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值得我们多领悟、多钻研。”(龚正龙 史晓多 刘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