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宴饮,享受美食,好不惬意。可家住宜兴的黄女士却遭遇了一件闹心事,连日来饱受剧烈咳嗽的折磨,寝食不安。感冒药、咳嗽药,能试的办法都用了,依然无效。在医生的建议下,CT检查显示罪魁祸首竟然是气管里的一个鸡骨头。

电子气管镜下清晰看到鸡骨头
59岁的黄女士在吃晚饭时,边吃边和家人讲话,不小心被呛了一下,当时咳得眼泪、鼻涕都流出来了,好在不久便缓解了,也没当回事。之后的几天,黄女士经常会出现刺激性的咳嗽,并伴有恶心,有时半夜里也会咳醒,无法安睡。家人见她咳得那么厉害,以为她是感冒了,到药店给她配了感冒药,可服药后毫不见效。黄女士遂至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先后做了喉镜和胸部X光片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在亲戚的推荐下,黄女士又来到宜兴市中医医院求诊。医生根据她的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考虑支气管异物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她做一个肺部CT,果然在她的支气管内,发现了一枚骨性异物。黄女士回忆说,首次出现呛咳那晚,的确吃了带骨鸡肉。
在完善核酸等检查后,黄女士住进了该院十三病区。肺病科主任周同鑫和助手徐东在局麻下为其实施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其右主支气管内发现一枚1cm×2cm的鸡骨头。经过一番精细复杂、高难度的技术操作,顺利将入侵异物“擒拿归案”。鸡骨头取出来后,黄女士的咳嗽立即“不药而愈”了。

CT显示有异物
“吃东西时,最好不要讲话,小心食物呛入气管。”据宜兴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周同鑫介绍,春节期间,该院还接诊了一名嗑瓜子呛进气管的病人。周同鑫表示,气管异物非常危险,假如异物较大堵住气管,患者可在几分钟内窒息死亡(多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如果异物不大,嵌顿在支气管内,会刺激局部黏膜,导致反复咳嗽,时间长了,会并发肺部感染、阻塞性肺不张等。周同鑫指出,气管异物停留越久,危害越大,因此,一旦有异物呛入气管,即使没有出现窒息或呼吸困难症状,也应尽早就诊取出异物。他提醒市民,日常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最好不要边吃边讲话。婴幼儿不宜食用坚果、果冻、口香糖、QQ糖、彩虹糖等易引起呛咳的食物。患有帕金森症、“中风”等病史的老人,由于吞咽功能下降,也容易发生呛咳,进食时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