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
占据了近日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这条微博的内容
真的不禁让人泪目
她是袁隆平的同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
今年91岁
她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她的瓜
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
“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
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图片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吴明珠的名字
但她的贡献却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中国人能吃“好瓜” 、吃“甜瓜”
离不开她数十年的研究与奉献
曾放弃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工作
从北京来到新疆的戈壁滩上扎根
她,我国西瓜甜瓜育种领域唯一的院士
开创很多先河
……
细数过往
吴明珠的人生是一个传奇
今天
《国家记忆》带您走近这位“甜瓜女王”
1 “甜瓜女王”和“杂交水稻之父”是同学
1949年9月
19岁的吴明珠考入西南农学院
(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成了果蔬专业的第一届学生
当年和她同届考进学校的
还有一个叫袁隆平的男生
学的是水稻专业
图片来源:西南大学《吴明珠院士宣传片》
从进校拿起锄头开始
之后的70多年间两人从未离开过土地
一个种瓜 一个种稻
一个成了甜瓜女王
一个成了杂交水稻之父
对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校花”变身假小子
吴明珠人长得清秀
入学照片上的她留着一头长卷发
同学们都喊她“校花”
她不想做“校花”
剪掉长发
成了一个利落的假小子
图:吴明珠短发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以前在家她连家务活都没怎么干过
一进学校
就是挖地、挑大粪、播种这类的脏活累活
学生时代的经历让吴明珠养成了一股倔劲
而且这股倔劲一直伴随了她的一生
图:大学毕业前的吴明珠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吴明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
很多同龄人羡慕不已
但吴明珠却非常苦恼:
“这不是基层,
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放飞梦想。”
195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25岁的吴明珠主动请缨
从北京调去了新疆
在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农技站工作
她这一待就是几十年
3 踏上奋斗之路的“甜瓜女王”
到了瓜果之乡新疆
吴明珠一身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从没听过的神奇品种
大片大片的待垦瓜田
所有她曾经梦想的一切都尽在眼前
图:吴明珠在瓜田工作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面对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她再次拿出学生时代的那股倔劲
最快速地学会了各项劳动、习惯了羊肉的膻味
学会了维吾尔语、适应了高温作业
4 她选育的瓜你爱吃吗
最初到新疆的3年时间里
她走遍300多个生产队
调查多处瓜地
整理出了44个瓜品种
为之后开展育种工作准备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图:吴明珠(右)与好友在鉴定瓜品种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1960年
她从农户那听到有种哈密瓜特别甜
就和农技站的一个同事去找
他们走路从县城出发
穿过火焰山
再经过大戈壁
整整走了两天才到了达底坎乡
要到了这种瓜的种子
这就是现在我们喜欢吃的红心脆哈密瓜
那次找瓜回去的路上
他们又意外发现了一个特别软香的瓜
那个瓜又香又甜
那一刻的幸福感她一辈子也忘不了
当时她就想着
这么甜的瓜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都吃到
现在全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她的同款甜蜜
又甜又软的“老汉瓜”早已走进千家万户
5 “等到瓜熟的时候,
我的工资都没有了”
外出调研看到好瓜时
吴明珠就掏钱买下来
回去记录特点、品尝口感
然后留下种子培育
奈何遇见好瓜的机会总是很多
以至于她的钱都花在了买瓜上
“等到瓜熟的时候
我的工资都没有了”
图:在瓜地里工作的吴明珠
平时她对人都是笑脸盈盈
但一涉及到瓜
她就会变得不近人情
大家品尝新品种瓜时
她就在一旁嘱咐
吃完瓜一定要把瓜子留着
一个瓜事小
但培育种子事大
在吴明珠这
只要是没留种的瓜一个也不能走
几亩大的瓜棚
少一个瓜她都能知道
6 陪孩子的时间都陪瓜了
吴明珠有两个孩子
儿子才3个月大时
她就让母亲带回了南京
女儿刚满月
她就出差走了
图:吴明珠和儿子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两个孩子几年也见不到一次妈妈
吐鲁番的领导劝吴明珠把孩子带在身边
但她常是用一句
“我现在正是创新精神强的时候
带了孩子还怎么工作”回绝
图:家人难得的团聚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62年中
吴明珠牺牲了自我
让全新疆的瓜农走上了致富路
一起共事过的同事说:
“哈密瓜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
虽然她也有两个孩子
但是哈密瓜对她来说
就是她的亲孩子”
7 对事业没遗憾,对家庭有
四年前
吴明珠极为不舍地从奋斗一生的岗位退休
在81岁记忆力大幅衰退之后
她仍然在热爱的种瓜事业中坚持了6年
一直不退休的原因
是因为丈夫杨其祐
图:杨其祐、吴明珠夫妇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吴明珠和丈夫杨其祐是大学同学
当年为了支持她的工作
丈夫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
放弃了当助教的机会
去到新疆大学教书
后来又自愿调到鄯善县和她一起工作
1985年年底
杨其祐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吴明珠在医院里陪护了半年
“为了他的病,
我看了很多很多书,
想了很多很多办法,
都无济于事。”
杨其祐去世5天后
吴明珠就回到了新疆农科院
很快到海南岛基地工作
“从那以后,我更发奋工作,
每年搞三季育种,
吐鲁番、海南岛两头跑。
我要把老杨的那一份工作也完成了
才对得起他。”
图:杨其祐、吴明珠夫妇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选择种瓜事业
吴明珠经历的苦难远远大于甜蜜
但她无怨无悔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
我这一生唯一感到遗憾的,
就是对不起我的丈夫。”
8 瓜是我的生命
“瓜是我的生命,
一天不去瓜地,
我就觉得很难受。”
吴明珠不止一次这样说
在新疆的西瓜、哈密瓜新品种稳定生产后
她又去到海南三亚开辟“南繁北育”基地
她像个候鸟一样秋冬去海南
春夏回新疆
居无定所 两地奔波
最终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枳”的自然定律
创造了西瓜甜瓜一年三熟的神话
图:吴明珠刚到海南崖城时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几十年的研究
她培育出了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
一直到今天
培育出的红心脆、麒麟瓜
绿宝石瓜、香梨黄、金凤凰等
仍畅销不衰
昔日西南农学院入学时
那个弱不禁风的“娇小姐”
如今已成了中国的“甜瓜女王”
和曾经的同学袁隆平一起
成了让母校最最骄傲的学生
图:吴明珠“耕土耕心”
图:吴明珠院士与老校友袁隆平院士(左二)、向仲怀院士(右二,时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以及时任西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戴思锐(左一)相逢在海南育种基地来源:《吴明珠传》 陶红 著
如今91岁的她
虽已高龄
对于那些自己亲手培育出的瓜种
仍能清楚地叫出名字
吴明珠老人用生命
坚守着初心和使命
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致敬!!!
吴明珠选育的甜瓜品种
你吃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