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11:53:3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河北日报客户端

我国科学家发现世界级化石库,找到“从鱼到人”关键证据

约4.36亿年前,在华南大陆扬子海边缘,一群古鱼类正在海底畅游、捕食。然而,致命危机突然降临,频发的地震,或是上游涌入河口的洪水,短时间内带来了大量泥沙,迅速将体型不过几厘米、在水底附近活动的鱼类等生物“封存”为化石,小鱼挣扎的姿态也被瞬间定格。

沧海桑田春复秋。2019年,地质锤一次不经意的敲击,找到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这一鱼类化石“宝库”的钥匙。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团队寻遍全国,终于发现了这个志留纪早期的“水族馆”。而被“定格”在此的古鱼类,就是人类等脊椎动物遥远的祖先,这一发现,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最初始的空白一环。

发现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找到世界最早的关联完好保存的软骨鱼类化石,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今年9月29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同期连发朱敏团队的四篇论文,让我们终于得以窥见上古时代“鱼类黎明”的一角。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