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
肺炎支原体、流感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不同呼吸道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高发人群分别在哪个年龄段?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儿童医院
急诊科主任耿文锦
为大家答疑解惑
↓↓↓
不同病原体感染后症状有何不同?
流感病毒:
即通常说的流行性感冒,可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也可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
流感症状主要包括急起高热、咽痛、鼻塞、咳嗽等,部分可能会有胃肠道症状。
重症可引起重症肺炎和急性坏死性脑病。
腺病毒:
最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有急起高热,因无特效药导致较流感热程较长,部分可能会有胃肠道症状。
腺病毒有一定自限性。
合胞病毒、鼻病毒:
引起喘息类疾病最常见的病毒,婴幼儿多见。
感染后会有发热,部分伴有咳嗽、喘息等症状。
副流感病毒:
症状包括反复发热、鼻塞、流涕、声音嘶哑、咳嗽等。
鼻炎患者症状较为明显。
肺炎支原体: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没有发热或轻微发热,伴有轻微咳嗽等,有自限性。
重症可能导致支原体肺炎,症状包括反复高热、剧烈咳嗽,小部分咳嗽不明显,胸部CT提示大片肺实变,胸腔积液。
重症支原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包括皮疹、血栓形成、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高发人群分别在哪个年龄段?
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
多见于婴幼儿(1-3岁)
鼻病毒
多见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1-6岁)
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
多见于较大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5-14岁)
值得注意的是,耿文锦提醒,以上为原发感染的情况,如果家里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孩子生病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耿文锦建议,轻中度(39℃以下)的发热,及偶发咳嗽、鼻塞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可暂时居家观察。
体温超过38.5℃可适当给一次退烧药物,6个月以下患儿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反复高热(39℃以上),或热退以后精神欠佳,或有其他明显的伴随症状,如咳嗽症状明显、呕吐、腹泻等,建议到医院就诊。
发烧一定要输液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烧后应该尽快输液。耿文锦提醒,发烧不一定输液。
目前输液用药一般是抗生素或者是静脉用抗流感药物。部分病毒(如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对症治疗,没有特效抗病毒药,不建议输液;如症状进行性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