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有关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涉案标的额日益增大。五年来,法庭新收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年均增长27.0%,其中发明专利侵权案件年均增长30.9%;诉请和裁判金额超亿元案件明显增多,这些数据反映出科技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强烈需求。
二是涉及的技术前沿领域日益扩展,新型纠纷大量涌现。法庭受理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持续上升,从2021年占比四分之一增长到2023年近三分之一,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亟待探索和完善,对优质司法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是涉外案件占比较大,诉讼的国际性凸显。法庭受理案件中涉外国当事人案件占比近十分之一,发明专利授权确权案件中涉外案件占比近三分之一,一些案件国内诉讼与国外诉讼交织,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愈发重要。
四是案件地域分布不均衡,关联案件较多。五年来法庭受理案件中超过70%的案件来自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六省市,但也有一些中西部地区案件数量快速增长。各地法院审理的关联案件明显增多,需要在全国范围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统筹。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刻把握上述知识产权案件增长性强、专业性强、国际性强、统筹性强的特点,未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知识产权审判理念变革,就是要坚持严格保护、能动司法、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审判理念。
二是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既包括深化法庭所代表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改革,也包括优化地方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机构布局和职能配置。
三是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制,重点是推动制定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
四是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能力,需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
作者 张赛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