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津开幕。大会同期举行氢能、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生物医药、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专题推介活动。记者在活动中获悉,京津冀6条重点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效能,迸发出新动能。
最早从北京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户的无人机企业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继续迎来发展红利。受益于“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协同创新模式,该公司保持每年15%—20%的营收增长速度,最近还将2款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从实验室推向了生产线。“我们同时拥有京津两地基因,无人机航电产品已经由3大系列6款产品增加至6大系列48款产品,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申报百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该公司总经理李晓宇告诉记者,他们在京津两地的团队各有分工,紧密配合,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研发生产效率。
据了解,2023年,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了氢能、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生物医药、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近期,三地共同编制印发《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行动方案》,动态更新“六链”图谱,加快推进“六链五群”建设,区域协作更加紧密。
氢能产业链:链式整合 场景示范
今年8月,荣程新能(天津)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批200辆搭载荣程氢扬动力Fe6-150kW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重卡正式交付使用。北京重点发展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整车核心装备产业化;天津重点提高氢燃料电池车辆检验检测能力,推动港口、物流等场景氢能示范应用;河北推动规模化绿氢制备供应,布局氢储运、燃料电池整车及配套装备制造。三地正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环节,打造全球新能源风向标。
氢能产业链中,重点发展氢能装备、燃料电池装备2条子链,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天津氢能示范产业园、河北张家口氢能产业创新园等载体,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全球的氢能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应用高地。
2023年,三地氢产能130万吨,链上企业122家,聚集了亿华通、大陆制氢、中船派瑞等重点企业;动力系统(膜电极)、储能系统(车载储氢系统)等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实现突破,70MPa氢能供应全链条贯通;推进重大示范工程,推出7条氢能高速示范线路,搭建“氢能—智能网联—北斗定位”三合一的融合创新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发展示范区。
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生态共建 成链成群
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重点培育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2条子链,依托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中国信创谷、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载体,构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网络安全”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
京津冀地区加快推进成链成群,联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网络安全)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集群产业规模近2.2万亿元,占全国产业比重超50%,核心主导产业规模1.4万亿元,是全国布局最为完整的产业集群;聚集3.3万余家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75家,飞腾+麒麟“PK”体系和龙芯+统信“龙统”方案在国内信创市场占有率超90%。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整车带动 成龙配套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重点培育整车制造、新能源核心部件、智能网联、电子电气4条子链,主要布局在北京市经开区、顺义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武清区,河北省保定市、石家庄市等区域,形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验证全链条,加快迈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打造整车制造和智能网联示范高地。
2023年,三地产业规模近万亿元,链上企业978家,聚集小米汽车、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整车产量273.9万辆,占全国比重近10%,其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量26.6万辆,增长1.5倍;强化区域成龙配套,在北京市顺义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打造一小时汽车零部件配套圈;开展智能网联示范,联合启动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
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产业链:产研协同 错位联动
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产业链中,重点发展整机制造、关键核心零部件2条子链,主要布局在北京市怀柔区、门头沟区,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河北省廊坊市、邢台市等区域,构建了数控系统、刀具、传动机械、整机制造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创新高地。
2023年,三地产业规模超400亿元,链上工业母机企业156家,汇聚精雕科技、天锻压力机、大元重科等重点企业;依托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等载体,构建国内领先的创新研发体系;突出“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模式,三地协同推进增材装备、等材装备、减材装备等工业母机创新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联动。
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引领 链群融合
生物医药产业链中,重点发展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4条子链,依托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津经开区、石家庄高新区等载体,构建“核心带动、园区支撑、链式整合、协同发展”格局,形成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等领域齐全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内首要、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先进制造高地。
突出链群融合,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成功晋级“国家队”,2023年产业规模3900亿元,拥有国药集团、纳通科技、凯莱英、天士力、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等企业超6000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进“卡点”攻关、“堵点”招商,合作共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机器人产业链:创新策源 区域协同
机器人产业链中,重点发展本体制造、关键核心零部件2条子链,依托亦庄机器人产业园、武清机器人产业园、唐山高新区等载体,构建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产业体系,打造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生产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高地。
2023年,三地产业规模480亿元,链上企业245家,拥有极智嘉、新松机器人、第六镜等重点企业;发挥北京市创新资源优势、天津市本体配套优势、河北省应用场景优势,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组建机器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强化撮合对接、创新攻关、成果转化,联合打造“机器人+”产业园,协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最新研发的打磨机械臂正在运行。“原计划需要一年研发完成,没想到半年多就用在了生产线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的帮助下,企业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使产品得以顺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