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的哑铃,如何做出“百般花样”?
在位于河北定州的恒达健身文化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展室,六角哑铃、八角烤漆哑铃、包胶手铃等挂满一面墙。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不仅可以用来健身,有的还是观赏摆件。
其中,模样好似“手提包”的壶铃格外“吸睛”。恒达公司副总经理高靖龙介绍:“当下,女性健身、居家健身等热潮兴起,我们瞄准这一市场趋势研发了特色壶铃,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我们还与科研平台紧密协作,开发创意产品,希望为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在没有雪的地方,也能体验滑雪?
河北威尔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台沉浸式智能滑雪训练器给出了答案。这台训练器的U形滑道可以模拟雪上赛道,滑道上的滑板还能还原雪上摩擦力。体验者站到滑板上,双手握住栏杆,左右摆动身体,面前的电子屏上,人物图像就会随着动作实时模拟雪上飞驰的场景。
“这款装备的电子操控系统实现了人机互动,运动者可以根据运动速度和协调程度,在不同训练模式间自由切换,适合初学者提前熟悉雪上训练。近年来,这款产品在南方地区受到欢迎,让下雪少的地方也能掀起滑雪热潮。”威尔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丽梅说。展厅里还陈列着智能推力器、智慧体质测试装置等,一些曾经设计简单的健身器材,如今也变得越来越智能。
由最开始的生产“小作坊”,到如今成为省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定州体育器材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全链条提升,高端化、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
在定州市科工局局长赵伟民的办公室墙上,一幅“产业地图”引人注目:体育用品产业园内,100余家企业错落分布,实现了研发中心、检测实验室和物流平台等资源的共享。“过去企业各自为战,现在园区统一技术标准,推动协同发展。”赵伟民翻开政策文件,产业基金、校企合作清单等信息清晰在列——30多所高校的专家团队常驻园区,31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产业基金引导校企合作……
目前,定州400余家体育器材生产销售企业中,规上工业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这一产业拥有注册商标1274个,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900项,去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226亿元,同比增长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