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于6月1日进入汛期
各地各部门合力抓好气象灾害防御
图为衡水工务段工作人员,汛前组织人员清理排水设施。何旭 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消息(宋平、白玉洁)我省将于6月1日进入汛期。从5月27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上获悉,汛期将至,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盯关键环节,合力抓好气象灾害防御。
“十四五”以来,我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16部,雷达探测覆盖率达80.9%。2024年新增气象观测设备970套,局地强对流天气捕捉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汛期,气象部门将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新型观测技术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精细化、预报精准化水平。聚焦水库、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城市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区域,以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设施,气象部门将科学研判灾害性天气的强度、落区和起止时间,为防灾调度、组织人员转移提供决策支撑。
气象部门还将与水利、应急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共享雨情、水情等信息,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协同联动。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推进各项备汛工作。全省排查整治水工程风险隐患748个;切实加强3197部卫星电话的使用维护,组织开展全覆盖被叫测试;全面维护6473处各类水文站网,优化升级雨水情监测预报平台,编制完成六大河系洪水预报方案;全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建立213项在建水利工程和95个重点监管项目清单,逐一落实度汛措施。
省应急管理厅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灾害救援能力,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准备。我省购置264台大、中型应急排涝装备,主汛期前将全部到位,可新增总排水能力30.4万立方米/小时。对全省物资进行核查增储,目前全省储备防汛抗旱物资价值8.27亿元,共134个品种;储备救灾物资50余种223万件。应急管理部门将统筹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全面做好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