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撬动绿色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1468笔,交易金额达1.22亿元,交易规模位于全国前列
河北日报客户端消息(贾楠、刘鑫)今年以来,我省把排污权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健全完善市场化配置体系,着力构建配置更高效、交易更活跃、监管更有力的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1468笔,交易金额达1.22亿元,交易规模位于全国前列。
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资源环境领域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举措。
作为全国首批排污权交易试点,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改革。2022年6月7日排污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以来,我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让供给更好服务项目需求,精准高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以价格和市场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减排内生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污染根子上是生产方式的问题。我省建立了科学完整、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搭建起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服务平台,让企业公平公正公开自由交易,获取减排收益,进一步促进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环保水平。
今年以来,我省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了5次政银企对接会,以重点企业、产业集群为重点,探索创新排污权抵质押贷款金融产品,推动生态资源加速向生态资产转换。优化改进交易主体审核工作,取消县级初审,鼓励实行“不见面”审核,压缩审核时限,不断提升排污权交易服务质效。
邯郸打通企业绿色价值变现通道,对纳入环保绩效创A创优任务的工业企业,依托第三方,对其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绿色资产和绿色行为进行评估,建立企业“绿色账户”,将账户总值作为银行授信的重要依据。
“绿色账户”实现了点绿成金,为主动提升环保绩效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3月,曲周县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因在碳素行业“绿色账户”总值排名靠前,凭借“排污权资产+绿色绩效杠杆”这一组合工具,获得贷款10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不断探索创新排污权市场交易方式,我省坚持落实区域总量控制原则,围绕构建全省统一大市场,推动邯郸、沧州、石家庄、邢台等市完成40笔排污权跨区交易,邯郸4家企业实施排污权租赁。
“排污权交易改革实施以来,我省坚持环境有限、有偿、有价的理念,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激励相关产业向低消耗、低污染方式转型。”河北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唐超说。
如今,“谁排污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的机制已使环保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今年上半年,我省企业间交易674笔,交易金额0.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76%,企业间排污权交易日趋活跃。从被动减排到主动治污,排污权交易改革有效撬动了绿色发展。
不断健全完善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接下来,我省将围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加快出台规范政府储备投放管理等措施,开展主动服务,指导企业盘活存量排污权资源,构建以企业间排污权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推进排污权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集,为污染防治和绿色转型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