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吕泽萱 王欢 实习生 罗惠中 郗梓帆 通讯员 国海涛)近日,在唐山丰润“守非遗,谱传承”皮影雕刻技艺培训班上,85岁的银发匠人张雅君正指导学员用刻刀在牛皮上创作,这门冀东指尖绝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员前来学习。
视频摄制:记者 吕泽萱 王欢 实习生 郗梓帆 罗惠中
此次皮影雕刻培训班由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唐山市级非遗项目皮影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且曾荣获国际唐山皮影雕刻艺术大赛“神刀”一等奖的皮影雕刻大师张雅君老师授课。
图为张雅君教学员皮影雕刻技艺。记者 王欢 摄
张雅君在讲述流传百年的工序时,眼中满是对传承的珍视。从起稿时的凝神构思,到雕刻时的千刀细琢,再到敷彩时的配色晕染、喷漆时的均匀罩面,最后将分制的部件以棉线相缀,原本静止的皮料,就这样化作灵动影人。她还拿出珍藏多年的明清古影展示,那驴皮虽然已发黑褪色,但眉目间的顾盼流转,依然藏着古韵风华。如今虽以牛皮替代驴皮,可刀痕里凝固的,既是跨越时空的审美,更是一代代匠人掌心的温度。
图为学员雕刻皮影。记者 王欢 摄
“祖辈的灯影不能在我们手里暗下去。”张雅君家中皮影薪火已相传三代,如今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传承。面对非遗传承的迫切呼唤,这位影戏活字典始终敞开师门,期盼执刀之手后继有人,将这份流转千年的光与影,以刀为笔,以皮为卷,继续写入中华文化的星河长卷。
当银发与青丝共映灯影,古艺与新愿交融,非遗之脉不仅在丰润大地强劲搏动,更顺着学员的脚步流向全国,让这门千年技艺在不同的水土里生根发芽。“我要把皮影雕刻技艺带回家乡,融入当地文化,推广到学校和社区里,让这门艺术传播得更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褚文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