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4:18:5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客户端

电动汽车还能反向送电?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项目落地

近日,广州荔湾区居民赵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费账单,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了每度电0.5-0.7元的峰谷电价差收益,后续还可享受专项的财政补贴。

V2G技术也称车网互动技术,就是让电动汽车通过专用充电桩,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或有需要时,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最近,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在广州落地了,那是不是所有的普通居民都可以参与呢?车网互动到底是如何让电动汽车从“耗电工具”变身为“移动充电宝”的呢?

广州车主赵先生每天晚上在自家小区充电,白天把车开到单位又将富余电量放电给电网,每个工作日都能充放电一次。赵先生说,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放电收益加上政府补贴可达4000元左右,减去充电成本也能有3000多。

车主 赵先生:目前我们车主充放电的话,在峰谷价差收益能有接近五毛钱,在尖谷价差的收益能有快七毛钱。我目前的习惯是在晚上充电,这个时候充电的价钱便宜,然后白天的时候把车开到单位去放电,现在放电的话还能拿政府的补贴,这样一个月工作日坚持每天充放一次的话,能有4000多块钱的一个收益。前几天全市还进行了一个放电响应,我参加之后,每放一度电还能多拿两块多的收益,这么算下来的话,每天放电的收益其实还是相当可观的。

广州从2024年开始进行V2G试点,目前,全国首个全民可参与的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已经在广州落地。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专责朱以顺介绍,目前广州V2G试点处于规模化推广初期,鼓励全民参与,需满足一定条件。

朱以顺:首先你的电动车需要V2G功能,需要安装专用V2G充电桩。申请安装专用的V2G充电桩也比较简单,用户可以通过广州供电局南网在线平台、前往营业厅申请V2G报装,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然后可以享受到我们的一站式服务,包括用电报装、并网运行和计量结算。私人车主,可以在居住区参与“家充家放”,办公楼宇用户可参与“家充楼放”,公共场景用户可通过公交场站、换电站等网点参与,通过车企或者充电运营商的app、小程序完成放电预约、交易闭环,无需额外的一个复杂操作。

一充一放,利用峰谷电价差可以形成不错的收益,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的时间段内,积极参与响应放电,还能享受额外的资金激励。但是电动汽车频繁的充放电会不会给电池带来更大损耗?车主们的这个顾虑要如何解决?

朱以顺:解决这一顾虑的话,可以从技术、模式和权益保障这三个方面去入手。首先,技术层面来说的话,我们就要优化存放电策略,然后对电池技术进行一个升级,模式上就是要让车主觉得他的这个损耗是有补偿的。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比如说通过峰谷价差获益,然后再参与电网响应获取一个资金的一个补偿,然后在权益层面上来说的话,就需要车企参与这个电池的一个质保兜底,才能让用户无后顾之忧。

预计到2025年底,广州V2G居民用户将达800多户,放电量可超过50万度。以普通三口之家月均用电200度计算,这一放电量可供2500多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据行业专家、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立理介绍,其实在2023年底,我国的V2G技术方案和关键设备等方面就已经完成了验证。

李立理:V2G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相关的试点研究的工作其实也开展了很多年。从装备制造这个层面,充电的装备我们国内还是在全球比较领先的,也是推出了不同规格支持双向充放电的功率模块。V2G在生产力这个层面,条件已经是基本成熟了。

2023年底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明确2025—2030年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顶层设计完备。2024年又发布《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也于今年4月公布,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李立理表示,目前我国V2G已经从技术验证转向了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各地落地方案逐渐细化,关键政策有所突破。

李立理:第一个就是上网电价的政策,私家车你在家里放电给电网的话,收益机制是不明确,现在普通老百姓在家里放电就可以获得一个上网电价的收益,这个对促进一个商业模式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这一块现在像广州、山东、合肥以及江苏,基本上价格政策都是推进得非常的顺利。第二个就是需求响应,随着车网互动的试点推进,现在可能像上海、广州、深圳都是为下一步V2G参与需求响应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一块的收益它就是跟电价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互补。

李立理分析认为,随着各个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的推进,2025年底部分试点城市,如广州、上海将形成可复制的商业闭环;2026年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2027年产业链共识形成,年新增参与车辆超百万台。到2030年,V2G发展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李立理:到2030年所有车企V2G都会成为一个标配的功能,就会有更多的这种单位园区公共场站能为用户提供V2G放电的服务。V2G常态化放电的这种用户车辆的规模,每年新增可能就会超过千万辆,到2030年,整个电动汽车就能为整个我们国家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就开始能够发挥非常可观的作用了。

不过,李立理也表示,当前政策对车企的激励仍然有限,建议通过财政补贴或以旧换新政策倾斜,引导车企重视V2G战略价值,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李立理:目前整体来看这种包括财政补贴还是在向这种充电桩的建设以及用户的这种放电的这种激励上在进行这种补贴。目前对于车企的在由于V2g的质保,因为要为用户提供这种额外的v2g的质保所增加的这种车企方面的这种售后和质保的这种风险和成本,这一块的这种激励和补偿是不太够的。所以目前来看整个车企的参与度,我认为还缺乏一些战略的思考和关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让他更多地关注到这个事情。

V2G技术,正以“车网互动”之名,重构能源与交通的边界。技术突破让双向充放电从理想落地,政策创新又打通用户、企业、电网的协同脉络,推动其从试点走向日常。这场变革,让新能源汽车从“代步工具”跃升为“移动储能”,消纳绿电、应对峰谷,更让用户“停车赚钱”。车企更需要加快脚步,让新能源车迈向“双向互动”新阶段。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