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环渤海 正文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53载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

  誓让荒原变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53载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郭东

  塞罕坝的秋天是壮美的。这里层林尽染,仿佛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抚摸着碗口粗的落叶松,1964年上坝的陈彦娴激动地说:“谁能想到,5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高寒荒漠。”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围场境北,紧挨着距北京仅有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53年的绿色接力,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累计人工造林112万亩,一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奇迹般地在高寒荒漠上站了起来,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设,用心血和汗水造就了万顷林海

  9月15日,塞罕坝正式进入秋季防火。亮兵台望火楼上,刘军和齐淑艳夫妻俩每隔15分钟就瞭望一次。这座望火楼在塞罕坝最高的大光顶子山上,海拔1940米。因为能眺望远处的林海,望火楼还有个诗意名字:“望海楼”。

  塞罕坝拥有112万亩森林,分布着9座望火楼,就像林场的眼睛,密切注视着可能发生的火情。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塞罕坝人。”站在望火楼楼顶,刘军告诉记者。1958年,他父亲刘海云来到塞罕坝,后在亮兵台望火楼当了一名瞭望员。10年前,刘军子承父业,成了望火楼的瞭望员。去年,刘军的儿子成了阴河林场的一名消防员。

  刘军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望火楼异常艰苦。曾有一对夫妇从1984年到1996年在一个守望台一守就是12年,儿子在山顶出生,由于营养匮乏、很少见人,两岁多了还没长出牙,四岁了仅会叫爸爸妈妈。

  但困难没有阻挡住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设,用心血和汗水造就了万顷林海。

  老书记王尚海,塞罕坝事业的领路人,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塞罕坝。

  副场长张启恩,塞罕坝林业技术的奠基人,放弃了让人羡慕的林业部工作,放弃了北京舒适的生活,携妻带子,扎根塞罕坝。

  ……

  53年后,塞罕坝变了。望火楼里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通了电,打了水井,装了电视,室内有暖气,楼顶还安装了森林防火红外探火预警雷达监测系统。

  31年前,现任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来时,樟子松只有1米高。如今,碗口粗细的松树已经蹿到了5米高。他说,靠着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三代人交出了无悔坚守答卷。

  创业者们攻克了各个技术难关,战胜了57万亩的“雨凇”灾害、12万亩的特大旱灾,让昔日的塞外荒原披上了绿装

  9月16日,刘海莹站在指着一块儿“全国生态文化林健康经营模式”展板告诉记者,这里是著名的“马蹄坑大会战”的发生地,现在已成为茂密的千亩松林。

  53年前,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在这里凿开了塞罕坝的第一个树坑。

  林场的第一代建设者、75岁的赵振宇回忆说,塞罕坝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粒粒黄沙的主要来源地是海拔高达1400米的浑善达克沙地。

  1962年2月,国家批准建立塞罕坝林场。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369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工人,组建了塞罕坝林场。

  恶劣的自然条件,让造林之路并非坦途。这里冬季漫长,年均气温在零下1.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2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由于环境恶劣,加上缺乏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经验,在建场前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经过2年多的摸索、实践,他们终于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1964年春天他们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造林688亩,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

  随后,创业者们逐一攻克了育苗、机械造林和人工造林各个技术难关,同时战胜了57万亩的“雨凇”灾害、12万亩的特大旱灾。

  如今,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都已暮年,有些甚至已经永远离开了,但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精神,薪火相传。

  “岩石缝也能种树,就啃硬骨头!”9月16日,母子沟营林区场长邓宝珠来到王铺坑沟梁顶,指挥岩石缝中种树。4年前,塞罕坝启动了针对“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等困难立地的攻坚造林工程。目前已累计造林5.1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有人形象地比喻,112万亩人工林,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

  如今,塞罕坝进入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副场长陈智卿说,科技兴林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填补了世界同类研究空白。木材蓄积消耗不断降低,一度占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41.6%,旅游、苗木、风电等绿色经济收入占据了半壁江山。

  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为京津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

  “滦河源头”吐力根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潺潺,清澈见底,远远望去像一条玉带飘落在坝上草原。吐力根河是河北与内蒙古的分界河。

  53年来,塞罕坝人践行“为首都阻沙源”的神圣使命,默默诠释着无私奉献和真情付出。

  一棵树苗,一生相托;万顷林海,代代传承。在围场的家中,“六女上坝”的主人公之一的陈彦娴告诉记者,她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1964年来到林场,亲历了塞罕坝的“成长”。

  “把青春奉献给林场,我无怨无悔!”年过七旬的陈彦娴自豪地说,尽管第一代创业者都退了下来,可是后代们接过了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

  千层板分场场长于士涛,200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塞罕坝,由一名技术员逐渐成长为一个分场的场长。女友2011年林学硕士毕业后,也选择来到了塞罕坝,把根扎在了塞罕坝。

  一个个无私奉献,换来了绿水青山。塞罕坝用占全省国有林面积13%的林地,培育出了占全省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预计到今年年底,林地面积将由112万亩增加到11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0%提高到83.7%。

  如今,塞罕坝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生态恢复和经营的先进典型,成为孕育生态文化作品的创作摇篮,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塞罕坝地域空间、超出了林业行业范围。

  53年的奋斗,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涵养了滦河、辽河的源头,筑起了为京津阻沙源的绿色长城。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为京津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最近十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了七成多。

编辑 杨鑫欣
.
相关新闻: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抓住“机遇”   15-09-28
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要补齐“短板”   15-09-28
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 美丽河北迎最大机遇   15-09-28
绿水青山连京津 保定打造四大生态支撑点   15-09-25
政府采购将出台京津冀统一标准 京冀协同环境治理   15-09-24
精彩图片
更多>>>
 
娱乐>>
·成龙接拍新片 原来是林凤娇选的剧本
·金马奖入围名单揭晓 郭富城冯小刚获男主提名
·赵本山国庆不放假 做美食“本山炖鱼”犒劳弟子
·邓紫棋被曝交往赌王儿子 本人回应:不太熟
·崔健:上电视非妥协 再拒绝就是端臭架子
·黄晓明婚礼再曝嘉宾:李云迪任伴郎并弹钢琴
·刘诗诗现身巴黎时装周 穿短裙小秀细长美腿
·王婧涉毒事件后低调出狱 斥巨资酒吧办生日派对
·大减价!福山雅治结婚商店打折安慰粉丝
·周杰伦力捧多年男星不红 遭网友酸其拖油瓶
社会>>
·88岁老太跟女儿拌完嘴跳河 幸遇好心人救起
·女研究生打工助养孤儿双胞胎 每月资助900元(图)
·青岛"大排档天价虾"事件续:退还非法所得 罚9万元
·小偷潜伏协警身边当球友 打探破案细节被抓(图)
·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签证火爆 申请者花万元找中介
·男子因争烧烤摊28楼扔两个煤气罐 按重罪被批捕
·致远舰发现疑似邓世昌私印 刻有“云中白鹤”(图)
·边驾车边设置导航 新手女司机“首秀”高速撞护栏
·女子买“防出轨”软件监控丈夫手机 最终婚姻破裂
·景点大缸钱币四溢 景点方收集捐给动物园
 
 
热点新闻
·张唐铁路唐北联络线开始铺轨
·唐山领导就世园会唐古快速路项目现场办公
·唐山8月份农村环境卫生考评结果出炉
·唐山:居民办理出国(境)证件将免填表免收照相费
·唐山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
·唐山举行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图)
·唐山:天价电视亮相 售价堪比奔驰宝马(组图)
·唐山举行国防动员信息化指挥演练
·唐山自来水公司:全力保障节期市区供水无忧
·唐山领导检查节期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唐山通:唐山生活资讯门户

饭店 酒家 | 休闲 娱乐

图书 音像 | 美容 健身

烟酒 花店 | 婚庆 礼仪 汽车 养护 |装饰 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