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新闻>中国 正文

【新春走基层】急诊科医生:十年春节未回家 他为生命“守岁”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9-01-30 20:20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 (记者 孙冰洁)早上8点,当大多数上班族刚刚踏上早高峰的地铁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内,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急诊通道内,一辆鸣笛的急救车呼啸开过;门诊大厅里,挤满了排队挂号问诊的病人;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在拥挤的人流中,矫捷而快速地穿梭……

  急诊科医生武军元的一天总是在“忙碌”中开始,在“疲惫”中结束。在这座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他担负的是更紧急的抢救工作。争分夺秒,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常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急诊通道(央广记者孙冰洁摄)

  急诊室的一天

  “今天感觉怎么样,如果把呼吸器取下自己能试着呼吸吗?”武军元把听诊器靠近病人的胸口,一边仔细地听着心跳,一边与病人交谈。从早上七点半进入抢救室后,武军元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随身带着一个听诊器,熟练地接过助理医生递过的病历本,向病人了解病情,然后检查病人目前的生理体征,作出下一步的诊疗决定。

  1月29日,武军元正在急诊室内与助手沟通,了解病人病情。(央广记者孙冰洁摄)

  日常生活没有影视剧那么多的戏剧性,有的是日复一日的平淡与繁忙。如果没有需要抢救的新病人送来,武军元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查房。因为最近流感高发,肺炎等危重病人增加,本来就狭窄的急诊室又在过道里加设了5、6张床位。抢救室每天要看30多名病人,看完一圈下来,基本已到了下午一两点。

  从入口走到位于里间的休息室需要在密集的床位间辗转腾挪。急诊室医生没有各自专门的办公室,日常轮流共用一间临时休息室。这天早上,记者进入休息室时,桌子上塑料袋里装着还冒着热气的煎饼果子,“这是同事买的,没吃饭的医生抽空进来吃一口。”

  但通常情况下,从早上来到休息室放下东西后,武军元基本一天都难得回休息室歇一下,忙的时候甚至连喝口水的空档都没有。

  随时会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理。不断有新转入的急诊病人送来,他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是留在急诊室里继续观察,还是分流到其他科室或医联体医院……快,是一个急诊科大夫的必备素质。这十年间,为了方便随时跑动,武军元脚下总穿着一双运动鞋,急诊室里的其他医护人员也是如此。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武军元正式成为一名急诊医生。最初选择这个职业,他设想的是急诊“没那么多事”,干脆麻利,快速处理完就结束,但事实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最大的压力并非医疗本身

  “氧气够不够?血袋够不够……”作为整个急诊室病情最重、压力最大的部门。紧急情况下的急诊室,像一个战场。医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有效率的急救,这些场景,就像武军元喜欢的那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 。

  但与剧里动辄几个大夫会诊一名病人的“理想”状态不同,现实中往往一名大夫一天要接诊几十名急诊病人。分级诊疗释放了门诊的压力,但对急诊来说,状况并没有缓解。年关本应是急诊淡季,但最近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不断有从河北、内蒙、山西等周边地区过来的病人,最近一个月内,急诊室的日均接诊量达到500人,意味着平均每名医生每天要接诊约30名病人。

  1月29日,刚上班的武军元,第一件事就是到抢救室查看病人病情。(央广记者孙冰洁摄)

  让武军元倍感“折磨”的不是抢救本身,而是接踵而来的“麻烦”。

  “生老病死,总有能抢救过来的(病人),也有抢救不过来的,有的时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军元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急救车开进医院,自己最担心的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氧气、血袋不够,以及病人需要急救,却找不到家属签字……

  就在几天前,武军元就遇上了这样的“麻烦事”。救护车送来一名急需抢救的病人,需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但联系了半天都找不到家属,医院只好联络派出所,由派出所进行沟通;与此同时,还有一位急需抢救的危重孕妇,但医院所有的ICU都没有床位,焦急的家属在急诊室大吵大闹……

  那是干了十年急诊工作后,武军元觉得最力不从心的一次。“怀疑自己能力有限,干不动了。”后来是医院领导出面沟通协调,才打消了他“不干”的念头。

  大多数时刻他仍保持着对这份工作的热情,能够淡定处理日常诊疗中的问题。“什么样的病人家属都有,我们也只能是尽量的去跟他沟通,因为当然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了。”

  今年春节不回家

  当了急诊科医生后,武军元笑言自己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业余生活。以前上夜班时,他还会在早上跑步、健身,但随着工作量增大,这点“爱好”也不得不放弃。“我觉得运动还是挺减压的,但时间有限。”

  急诊室没有节假日,这些年里他保持着早晚班交替,四天一休的节奏,对于“年”的概念也越来越淡。28号这天,还是偶然从同事的聊天中,意识到已经是小年,还有不到一周就要过年了。

  从十年前进入急诊室的那刻起,几乎每个春节,他都在单位度过。很少有机会回河北老家看望父母;成家之后,与同是医生的爱人基本过节时也都是值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年夜饭都鲜有团聚的机会。

  “一过节,门诊、病房大夫都少了,病人周转变慢,所有的重病人都压在了急诊,压力很大。”

  武军元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医院急诊科病人虽然从数量上比平时缩减了近一半,但由于春节期间,来看病的基本都是危重病人,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尤其多,医生的压力并没有减轻。他坦言,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最怕的就是春节。

  今年除夕,按照计划,他依旧会在病房度过。他还记得刚工作时在单位度过的第一个除夕:没有回老家,和同事们在一起,吃着食堂送来的饺子,一人得到了一个吉祥物。最初会觉得凄凉,但十年间,他已慢慢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日常。“当救护车声响起,急诊科医生的世界就只有治病救人一件事。”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春节走起!河北21场庙会灯会等你来   19-01-30
新疆:非遗年俗贺新春   19-01-29
.
 
综合新闻>>
·新华社聚焦丨滦南:食用菌采摘忙
·名单公示!唐山这俩项目拟入选省级“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唐山市区多条道路要改造提升
·摆放过期药品、账实不符!唐山一地发布通报
·寒假幼儿小课堂|百变汉字(四)
·寒假幼儿小课堂|百变汉字(五)
·寒假幼儿小课堂|百变汉字(六)
·寒假幼儿小课堂|百变汉字(三)
·唐山驰援邢台医护人员回家啦
·新华社视频丨就地过年也精彩!志愿者新春祝福送工地
社会>>
·你属于哪种睡觉类型:早起,晚睡,还是“午睡派”?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亮点频现 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
·爱国将领杨杰: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
·无手的军礼 让人肃然起敬!
·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长沙“辩证法”
·“忠孝仁厚,求知励志”——一位普通农民的家训
·伟大的万里长征,从这里出发!
·中国节能坚持“三度原则” 长江大保护效应初显
·【爱国情 奋斗者】“嫦娥奔月”的守护者
·【民族团结一家亲 · 天山南北花盛开】牛鑫:做群众需要的贴心人
 
热点新闻
·唐山281家企业被奖励1500多万元!
·唐山市委常委班子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 张古江主持会议并讲话
·最新人事任免!
·一图读懂|2021年唐山《政府工作报告》
·扩散!古冶暂停单双号限行!
·张古江参加指导丰南区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高建民在乐亭县调研检查
·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高建民: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30条信息干货满满!与唐山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